试读结束,还剩127页未读,开通VIP下载查阅。
小学低段课程目标
(一)识字与写字
1.喜欢学习汉字,有主动识字的愿望。
2.认识常用汉字1600(-1800)个左右,其中800(-1000)个左右会写。
3.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,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,注意间架结构。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。
4.写字姿势要正确,字要写得规范、端正、整洁,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。
5.学会汉语拼音。能读准声母、韵母、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,正确书写声母、韵母和音节。认识大写字母,熟记《汉语拼音字母表》。
6.学习独立识字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,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。(部首)
(二)阅读
1.喜欢阅读,感受阅读的乐趣。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。
2.学习用普通话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学习默读。
3.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,在阅读中积累词语。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。
4.阅读浅近的童话、寓言、故事,向往美好的情境,关心自然和生命,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并乐于与人交流。
5.诵读儿歌、童谣和浅近的古诗,展开想像,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,感受语言的优美。
6.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。在阅读中,体会句号、问号、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。
7.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。背诵优秀诗文50篇(段)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。(原10条,现7条,更紧凑)
(三)写话
1.对写话有兴趣,写自己想说的话。(写想像中的事物,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)
2.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。
3.学习使用逗号、句号、问号、感叹号。
(四)口语交际
1.学讲普通话,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。
2.能认真听别人讲话,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。
3.听故事、看音像作品,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。(改“精彩情节”)
4.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,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。
5.与别人交谈,态度自然大方,有礼貌。
6.有表达的自信心。积极参加讨论,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(原: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)
(五)综合性学习
1.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,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,结合课内外阅读,共同讨论。
2.结合语文学习,观察大自然,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。
3.热心参加校园、社区活动。结合活动,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。
第一单元教学计划
一、 教材简析:
本单元围绕“春天里的发现”这个主题,主要由《找春天》《笋芽儿》《古诗两首》《小鹿的玫瑰花》及语文园地一组成。在语文园地里,有借助熟字认识新字的练习,有描写春天的对联拓展,有积累词汇的练习,口语交际说说春天里的发现,并引导学生写写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,展示台可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词句,还可以用硬笔书法的形式写写搜集到的词句。宽带网引导学生去了解更多的花的种类和各个城市的市花。但是在本学期,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,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,去发现春天的特点,去探索春天的奥秘。
二、教材目标:
1、引导学生走进春天,发现春天的特点,探索春天的奥秘。
2、在反复诵读中感悟、积累语言,提升审美情趣。
3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,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。
三、教学重难点:
1、识字、写字,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,积累语言,培养自己读书的能力。
2、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,热爱大自然的情感。
四、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:
1、本单四篇课文的语言都很优美,要让学生多读、细读、精读,让他们在读中理解内空,体会感情,陶冶情操。其中三、四两篇课文,如果学生有潜力、有兴趣,也可以鼓励学背诵或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。
2、 本单元要求会写的39个生字中,有的生字(如“追”、“喊”、“哥”、“骨”、“微”等)的笔顺、笔画,学生容易搞错,应注意细心指导。第四课中的“谢”、“渐”、“微’,是三个左中右结构的生字,要讲清这类字的书写要点(如每个字的各个部件都要写得相对瘦长一些,挤得紧一点)总之.笔顺、笔画和生字书写的指导一定要抓住难点,突出重点,有针对性,特别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,让他们也能切实掌握。
3、 《语文园地一》中第一题“我的发现”的练习,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,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,再说说了什么么像什么。只要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处,就要予以肯定。运用比喻的好处和要求,也可以适当简单地讲一些,以加深理解和认识。在举例子的时候,应尽理举一些以前课文中出现过的例句。这样处理,学生容易理解。总之,要正确认识这次练习的宗旨,不能偏离教学要求。
4、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,跟一年级下册第一组口语交际《春天在哪里》有相似之处,不同的是:① 这次训练在要求学生感知春天的基础上,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想象,这在认知的思维领域,其要求是明显有所提高的。② 更注重对春天想象的一些新的“发现”。③ 一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只要求“说”,而这次不仅要求说,还要求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新的发现写下来。所以,本次训练的要求和形式及口语交际的角度,与一年级下册《春天在哪里》都是有许多差异的。老师们一定要认识这些差异,以便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,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。
5、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“宽带网”,是本册教材在语文园地中新开设的一个栏目,全册共安排了三次。这一栏目的设置,旨在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,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,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。训练时,应提前布置。并鼓励他们合作学习,共同探究。教学中则要让他们充分交流,并给以适当的评点。
5 g k h
教学要求:
1、学会3个声母,读准音,认清形,正确书写。
2、读准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。
3、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。
4、认识5个生字,会读儿歌。
教学重点和难点:学会g、k、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是本课的重点,也是难点。
教具准备: 课件 卡片
教学时间:两课时
教学过程 授课时间: 月 日
第 一 课 时
二次备课
一、复习。
1、认读单韵母。
2、读声母b p m f。
二、学习声母及其音节。
1、看图。
图上画了什么?
2、出示声母g。
学习发音。
3、形
看图,编儿歌。
可以利用图编儿歌,也可以利用日常事物编儿歌。
如:鸽子鸽子ɡ ɡ ɡ 。 9字带钩就是ɡ ɡ ɡ
4、练习拼音。
出示音节 ɡ――a ɡa
ɡ――e ɡe
ɡ――u ɡu
学生试读,指名读,齐读。
5、出示带调音节。
ɡǎ ɡè ɡē ɡǔ ɡù
自由读,指名读,齐读。
6、用ɡǔ ɡē组词。
三、学习声母k h。
1、学习形。
2、方法同上。
3、学习音节。
出示音节
ɑ kɑ
K e ke
u ku
ɑ hɑ
h e he
u hu
4、小组合作学习。
先自由拼,然后组长指名读。
汇报。
5、出示带调音节,小组合作学习。
kè kě ká kǎ kū kǔ kù hā hè hé hù hú
小组每人三个,然后每人选一个音节组词。
6、小组汇报。
四、书写。
写 ɡ k h 及其音节 ɡē ɡǔ kè kǎ hé hǔ。
授课时间: 月 日
第 二 课 时
二次备课
板书设计:
1、找春天
小草 眉毛
野花 眼睛
嫩芽 音符
溪叮叮咚咚 琴声
…… ……
(看到 听到 闻到 触到)
教学反思:
2 古诗两首
教学目标:
1、运用已经学到的方法自主认识7个生字,会写9个字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,有背诵古诗的兴趣。
3、通过朗读、理解等方式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;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,并试着用故事的形式结合实际生活讲讲。
4、启发儿童想象,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,欣欣向荣的景象,培养学生热爱春天,热爱大自然,热爱生活的情感。
教学重点: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,体会诗人的感情。
教学难点:懂得句子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的含义;用自己的话说说杨万里住宿在新徐公店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色。
教学时间: 2课时
教学过程 授课时间: 月 日
第 一 课 时
二次备课
一、激情导入,初步感知。
1、情感描述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
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、不怕雨,顽强地生长,触发了内心的感情,就写下了一首诗,名字就叫──草。(板书:草)
二、 初读课文,初步感知。
1.现在,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,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这首诗,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,读着读着,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?
2.抽读古诗。(随机认识“枯”和“荣”)
三、想象画面,理解诗意。
读着这首诗,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?
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理解诗句内容
1.“离离原上草”
你觉得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,你从哪个词想象到的(理解“离离”就是草长得很茂盛)
2.“一岁一枯荣”
给”岁”组词.(岁岁平安、八岁等)
理解“岁”字:年。
课件出示:春、夏、秋、冬的草原图,引导学生看图后说一说,一年四季中草的长势。
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“荣”,是哪个季节?在哪一个季节野草又会枯萎?(理解“枯”和“荣”。)
3.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
播放课件:草原在燃烧,引导学生观察熊熊的野火燃烧起来了,烧完了吗?你从哪个字读出来的?(尽)这是为什么呢?
因为到了第二年的春天,野草又长了出来,这是怎么回事,请你帮我们解释解释。
(板书:非常顽强)
你喜欢这些小草吗?为什么?
4.完整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内容。(同桌互说,抽说,互相评议补充)四、写字指导“枯、荣”观察字形结构: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,这两个字中都有木,有什么不同枯”左窄右宽,木字旁捺改成点。
荣”草字头和突宝盖要紧凑,“木”位于下半格。
5.抄写古诗
五、布置作业:背写古诗
授课时间: 月 日
第 二 课 时
二次备课
一、复习古诗,故事引题
1.板书杨万里,你读过他写的哪些诗?谁来背一背。
2.有一年的春天,杨万里来到新市,住在徐公店。一天,他吃过午饭 漫步来到了徐公店外,欣赏了周围美丽的景色,就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(板书:宿新市徐公店)
齐读课题。(识记“宿、徐”)
二、初读古诗 认识生字
1.自由读,圈出生字
2.同桌互读,读正确,读流利
三、入情入境,理解诗意
1.学生读,说说诗人在徐公店外看到了什么?在诗句中作上记号,并在插图中找找。
2. 插图和诗句内容填空:
( )的篱落 ( )的小径 ( )的儿童
( )的蝴蝶 ( )的菜花 ( )的树
3.诗句,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?(交流:对照图画了解
疏、深。知道“走”是奔跑的意思。板书:走:跑)
4.我们读着诗句,好象也和诗人一起欣赏到了那里美丽的田园风光,你能看着图画,结合填空的内容说说吗?
5.看着那么美的景色,诗人的心里一定非常高兴,你能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首诗吗?(自由读、抽读、齐读)
四、图文对照,编编故事
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28个字,仔细看孩子脸上的表情,黄蝶飞飞停停,小孩追来追去,肯定是一番有趣的景象。此时,小男孩心里定有许多的想法,有许多开心的经历,你能连起来展开编个故事给大家听吗?
五、写字指导
1.重点半包围结构的字“追”和“店”
2.师范写,生书空“追”。 学生自己写剩下的字,师巡视指导。
六、指导写字
1.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。
2.观察生字,发现规律。
3.提醒难写的字。
4.抄写生字,并自我评价。
七、作业布置:
板书设计:
2 古诗两首
草 宿新市徐公店
枯—荣(非常顽强) 走:跑
教学反思:
3 笋 芽 儿
教学目标:
1、会认8个生字,会写12个字。积累“我会读”中的词语。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。
2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,从理解“白栽”入手,去寻找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。
3、体会美化环境的价值,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,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。
教学重点:识记生字,积累词语,感情朗读,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?
教学难点: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?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,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。
教学时间:2课时
教学过程: 授课时间: 月 日
第 一 课 时
二次备课
一、谈话揭题,认识“笋芽儿”
二、初读课文,圈画生字、新词
1.要求: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,读准字音、读通课文。给课文标上小节号,并圈出新字,画出新词。
2.检查。
读词语:归类出示词语
⑵ 唤 弹奏 扭动 滋润 爱抚 唠叨
⑵叽叽喳喳 轰隆隆 沙沙沙
⑶揉了揉眼睛 伸了伸懒腰 (拓展这类词语)
指名分节朗读课文。
3、再读课文,想一想: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?在它的成长过程中,分别得到了谁的帮助?
4、交流反馈。
三、重点研读
第一自然段:
①根据学生回答板书:( )的春雨姑娘
②抓住低声呼唤,练读春雨姑娘的话。
③配上音乐和画面感受春雨姑娘在在叶丛中弹奏乐曲的美。并借助画面、老师的范读等手段,引导学生读出春雨的温柔与美丽。
第二自然段:
①根据学生回答板书:( )的笋芽儿
②联系生活,理解“撒娇”:生活中,你会向谁撒娇?怎样撒娇?
③带着体会,读笋芽儿的话。
④做做笋芽儿撒娇时的动作,并加上动作演读第二自然段。
同时联系第四自然段,感受笋芽儿不怕困难,积极向上的精神。
第三自然段:
①根据学生回答板书:( )的雷公公。(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)
②想象: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:“ 。”
③演读第三自然段。(二)师生合作,分角色朗读1——5自然段。
四、字词巩固
出示概括后的语段,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再认巩固。
沙沙沙,春雨姑娘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;轰隆隆,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,笋芽儿不顾妈妈的唠叨,在漆黑的地底下扭动着身子,钻出了地面,揉了揉眼睛,看到了美丽的新世界!他在春雨的爱抚与滋润下,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。他站在山冈上,感到无比自豪。
五、书写生字
出示:呼唤⑴观察比较⑵独立书写⑶抽样评点
授课时间: 月 日
第 二 课 时
二次备课
一、复习巩固
1.生字巩固,引导学生在新语境中认读。
①发下练习语段:
沙沙沙,春雨姑娘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;轰隆隆,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,笋芽儿不顾妈妈的唠叨,在漆黑的地底下扭动着身子,钻出了地面,揉了揉眼睛,看到了美丽的新世界!他在春雨的爱抚与滋润下,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。他站在山冈上,感到无比自豪。
②圈画生字,同桌认读。
③抽生朗读语段。
2.在上节课的学习中,我们认识了哪些可爱的角色?
二、教学第七、八自然段,体会笋芽儿钻出地面的喜悦及长成健壮的竹子的自豪
1.在春雨姑娘、雷公公呼唤里,在妈妈的慈爱的唠叨里,在自已不断的努力下,终于钻出了地面。他看到了什么?
2.笋芽儿终于成长为一棵健壮的竹子。(出示画面)此时此刻,他的心情怎样?为什么会这样的自豪?
3.带着自豪的情感朗读笋芽儿的话。
三、回归整体。
笋芽儿想对( )说:
我想对笋芽儿说:
五、书写生字:世界、冈、喊、轰
1.教师范写,指导书写要点
2.学生仿写
3.同桌互评
六、作业
1.完成《课堂作业本》
2.在采蜜本中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
3.背诵喜欢的段落
板书设计:
3.笋芽儿
成长经历:
(简笔画笋芽儿从地面到地上,再由芽儿长成竹子的过程)
春雨的呼唤
雷公公的呼唤
妈妈的唠叨
春雨的滋润
太阳公公的温暖
(自已的努力)
教学反思:
4 小鹿的玫瑰花
教学目标:
1、会认8个生字,会写12个字。积累“我会读”中的词语。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。
2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,从理解“白栽”入手,去寻找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。
3、体会美化环境的价值,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,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。
教学重点:识记生字,积累词语,感情朗读,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?
教学难点: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?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,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。
教学时间:2课时
教学过程: 授课时间: 月 日
第 一 课 时
二次备课
一、图片激趣,导入文本
1.出示一束玫瑰,请学生说出它的名字。
认识“玫瑰”两个字,注意读准轻声。发现字形规律。
2.用自己的话赞美玫瑰花。
揭题:小鹿的玫瑰花
4.质疑:读了这个课题,你想知道些什么?
二、初读课文,识记生字,整体感知。
1.小鹿和玫瑰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?请你读读课文。出示学习小贴士:1.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号。2.借助拼音读准生字。3.读通课文,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。
2.我们把生字朋友从课文里请出来,和他们打打招呼。
3.将生字放进课文,再读一读课文,喜欢的自然段多读一遍。
4.谁愿意将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?(请8个学生轮读课文)。
三、个性化阅读课文,学习课文1—4段
1.种了玫瑰却没有看到,小鹿的心情是怎样的?
学生交流看法。
(1)到底是难过还是高兴呢,我们只有去问问小鹿自己了!(课件出示)这就是小鹿兄弟俩。谁是鹿哥哥?谁是鹿弟弟?
鹿哥哥腿有伤,所以走路──生:一瘸一拐
出示词语卡片“一瘸一拐”,指名读,齐读,并请同学通过动作来理解。
(2)瞧,他们俩这么亲热地在说些什么呢?请小朋友赶紧读读课文,找出鹿弟弟对鹿哥哥说的话。
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:“这玫瑰你白栽了,一朵花都没看着。”
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,说:“看来,你的玫瑰没有白栽。”
2.为什么鹿弟弟一开始说玫瑰花白栽了,后来又说没有白栽?我们先去认真学习课文1-4自然段,看看小鹿和他的玫瑰花。
(1)你觉得小鹿为了照料这些玫瑰花做了哪些工作?请大家小声地读读第一自然段,找找相关的句子,用波浪线划出来。
指生回答,理解重点句子:他常常去松土、浇水。
哪个词语特别能体现他的用心?(常常)
想象一下,小鹿什么时候会去松土、浇水。(预设:刚起床、吃好午饭、睡觉前……)想象说话。
指导朗读第一段,读出小鹿对玫瑰话的用心和爱。(个别-齐读)
(2)辛勤的付出有了回报,出示小鹿和弟弟一起数花骨朵的图片,
看图感受小鹿的高兴。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?抽生读这一段。
(3)小鹿那么用心种这些玫瑰花,那么渴望看到它们开花。他看到玫瑰开花了吗?为什么?
指导朗读。
②当小鹿终于(出示“终于”)能下床了,小鹿的心情会怎样?(充满希望)
③感情朗读。请你自己读读这段话,把小鹿的心情告诉大家。
(4)自己辛苦种下的花,自己却没有看到,真是──生:白栽了。
鹿弟弟看了,真替哥哥感到――惋惜。通过找近义词理解“惋惜”。
读鹿弟弟说的话:这玫瑰你白栽了,一朵花都没看着。
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心情。
3.配乐齐读1-4自然段。
四、巩固生字,完成练习
1.游戏“数玫瑰”
在每一朵玫瑰花上写上生字、新词,请学生认读。
2. 完成《课堂作业本》的第二题。
五、书写指导,完成练习
出示生字“弟、哥、骨、终、静、躺。”
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。
仔细观察发现特点,“骨”的第三笔要重点提醒。
完成《课堂作业本》的第一题、第四题。
授课时间: 月 日
第 二 课 时
二次备课
一、巩固生字,回忆课文
1.出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:玫瑰、花骨朵、终于、一瘸一拐、惋惜、黄莺、散发、渐渐地、安静、弟弟、哥哥、浇水、微风、谢谢、抽出
2.请学生抽读、齐读
3.请学生用上上面的几个词,联系课文讲一两句话。
二、再次个性化阅读课文,精读课文5—8段
1.为什么鹿弟弟又说没有白栽?学生默读5-8自然段,找一找答案2.交流、理解黄莺和微风说的话。
(1)黄莺的话:小鹿,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,可好看了!看着那些花,我就想唱歌。
(2)微风的话:小鹿,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,可香了!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,大伙儿都夸我是“玫瑰香风”呢!
请学生读读微风的句子,随机采访:微风,你吹过森林,遇到了哪些伙伴呀?
请大家当小伙伴,夸夸玫瑰香风。
微风,大伙儿夸你,你心里怎么想?(自豪、开心)
指导朗读。自由读----指生读(评价)
(3)拓展、想象
那么美、那么香的玫瑰花一定还吸引来很多小伙伴,你们说说还会有谁啊?
3.原来,小鹿的玫瑰花给那么多人带来了快乐。如果你就是小鹿,听到这些话的时候,心里会怎么想。(预设:原来我的花有那么多人看见过,还给他们带来了快乐,我想,我的花没有白栽。我也就不难过了。)
4.这么多人欣赏到了玫瑰的美丽与芳香,小鹿自己没看到也是值得的。怪不得鹿弟弟要说:(生:看来,你的玫瑰没有白栽!)指导朗读,读出鹿弟弟高兴的心情。
三、品读课文,体会感情
1.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,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。
2.分角色朗读。在4-8自然段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,在小组中表演一下。
3.抽学生在全班表演。
四、写字教学,完成练习
板书设计:
4 小鹿的玫瑰花
白栽 没白栽
失望 高兴
为别人带来幸福快乐,自己更快乐
教学反思:
语文园地一
教学目标:
1、能仔细观察图画,发现事物的相似特点,用“……像……”的句式说清楚自己的发现。培养观察表达能力。
2、通过给熟字加偏旁,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;通过读背春联,让学生积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春联;通过搭配词语,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。
3、通过积极参与找春天的活动,主动与同学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,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,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。
4、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,收集、处理、展示与本组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,与同学共享快乐。
教学重点:感知语言中的比喻;找规律识字;积累语言。
教学难点:主动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,有条理地说出来,写下来。
教学时间:3课时
教学过程: 授课时间: 月 日
第 一 课 时(“我的发现”、“日积月累”)
二次备课
一、我的发现
㈠ 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。
说话训练:看图美美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这幅“春景图”。
㈡ 观察联想,引导发现。
1.教师示范说:春雨过后,地上的蘑菇长得多好啊!哟,我发现地上的蘑菇像小朋友的小花伞。你们觉得像吗?
我们还可以说“小朋友的小花伞像蘑菇”。
2.练习用“……像……”表达自己的发现。
1.请同学们大胆地想像,自由地表达。
2.朗读儿歌:眉毛弯弯像月牙,桃花红红像朝霞,柳条长长像鞭子,河水清清像镜子。
㈠ 读读认认
1. 谈话激趣
2. 读一读:这一栏目要求小朋友们读8组字词,认识9个生字(幻灯片出示,要求认读的生字红色。)
3. 记一记: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?(引导学生从音、形、义等方面去进行比较)。
4. 说一说:给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,然后再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。
㈡ 读读背背
1. 谈话引入:小朋友们回忆一下,我们中国有个习俗,每逢过年,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帖什么呢?(春联)
2. 了解春联:(用词凝练生动,想象奇特优美,句式对仗工琅琅上口)。
3. 读记春联
㈢ 我会说
1. 谈话引入:在这个单元里小朋友们积累了很多描写春天的词句,谁能用自己积累的这些描写春天的词语赞美一下春天的美好?
2. 读词:春光、天空、阳光、田野、小溪、枝条。
3. 练习搭配词语,只要搭配准确就行。
4. 交流搭配的词语,教师随即板书在黑板上,齐读。
5. 我们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春天,我们一起回到课文中去找一找,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语?
三、作业:
1. 观察生活,用“……像……”说一说。
2. 背诵课外搜集的春联。
授课时间: 月 日
第 二 课 时(口语交际)
二次备课
一、创设情境,走进春天。
现在,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美丽的春天,用我们的眼睛、用我们的耳朵、用我们的鼻子、用我们的小手再去真真切切地感受一下春天的美丽,说说我们的新发现吧!
二、感受春天的天气。
导入:冬爷爷送走了大地的严寒,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。投影出示春天气候变化的一组图片:冰雪融化、泉水丁冬、人们脱区厚衣服……
3. 引导观察:
仔细观察这些图片,你感觉到春天来了吗?你有什么新发现?
随机指导说话:例:春回大地,冰雪融化,泉水又唱起了欢快的歌。
师随机板书好词供大家积累:
春回大地、冰雪融化、泉水丁冬、阳光明媚、风和日丽、轻松自如
春风徐徐、春风拂面……
三、欣赏春天的花草。
1.导入: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桃红柳绿,春天是多么的美丽啊!让我们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吧。
2.投影出示春天景色变化的一组图片:百花盛开、桃红柳绿……
3.引导观察:你来夸夸春天的美景吧。它们有什么变化吗?
出示句式:
(1)春天来了,我发现小草______,桃树______,柳树______,真______。
(2)春天百花盛开,五彩缤纷,有______的迎春花,有______的______,有______的______,还有______的______。
4.随机指导说话:迎春花绽开了金灿灿的笑脸欢迎春天的到来呢!四、呼唤春天的动物。
1.导入:在寒冷的冬天里,小动物们有的在睡觉,有的去了南方,
有的躲在家里不出来,我们去叫叫它们,让它们也来参加春天的聚会吧!
2.投影出示有关春天动物的一组图片:莺歌燕舞、百鸟争鸣、蝌蚪成群、鸭子戏水、彩蝶飞舞……
3.引导观察:
(1)找一找,哪些动物来参加春天的聚会了呢?(燕子、黄莺、蝌蚪、蝴蝶……)
(2)除了图上的,春天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呢?联系生活说一说。
4.随机指导说话:
燕子从南方赶来了,它飞过湖面,飞过稻田,飞过花园,轻轻地停在电线上,好像五线谱。
五、走进人们的生活。
导入:春天多么美好啊!让我们也赶快去活动活动吧。
2.投影出示有关春天人们活动的一组图片:
放风筝、春游、植树、播种……
3.引导观察:春天里,小朋友们最爱做什么?春天的人们都有些什
么活动呢?
人们有的________,有的________,有的________,还有的________,真________。
4.随机指导说话:
(1)春风吹拂着大地,柳枝在微风中翩翩起舞,小朋友们一起去找
春天,他们用相机拍下了美丽的春天。
(2)天空中怎么是五颜六色的,使人眼花缭乱?啊,原来是孩子们在放风筝呀。各种各样的风筝在蓝天白云间自由自在地飘荡着,多快乐啊!
5.随机板书好词供大家积累:
五颜六色、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籽、飘荡的风筝、播种……
六、整理语言,留住春天。
1. 根据图片,回忆生活,结合板书,把自己的新发现整理一下,写下来。
要求: 写前:想想写话的顺序。
写时:语句通顺,意思连贯。
写后:读一读,和伙伴分享写话的快乐。
全班交流,师生共同分享写话的快乐。
评选“写话小能手”。
授课时间: 月 日
第 三 课 时(“展示台”“宽带网”)
二次备课
一、展示台
1. 谈话激趣导入。
2. 结合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,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,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展示学习成果。
3.分组交流,相互鼓励。
4. 班内交流展示,评选“最佳创意”奖和“最佳才艺”奖。
二、宽带网
1. 谈话引入:小朋友们听说过宽带网吗?(学生介绍自己所理解的宽带)。通过宽带网,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。
2. 读一读宽带网上的信息,宽带网上告诉了我们什么?(一些城市的市花)
自由读;②抽生读;
③学生交流,教师随机播放制作的带图片的市花幻灯片,依次出示:
北京——月季 洛阳——牡丹
香港——紫荆花 澳门——莲花
3. 教师介绍附近城市的市花,以及了解到的有关它的知识。
播放制作的带图片的市花幻灯片,依次出示:
上海——白玉兰 杭州——桂花 余姚——杜鹃
4.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。
三、作业
上宽带网,查找更多市花或市树、市果的资料。
第二单元教学计划
一、教材简析:
这是一组用爱心串起来的课文。学生从中可以受到奉献和帮助别人是幸福的、受人尊敬的美德,并延伸到保护弱者、保护动物等的思想情感。为配合本单元专题,口语交际安排了寻找周围需要帮助的人,以及说说打算如何帮助别人的活动;读读背背里积累的是人与人之间要互帮互助的道理的名言。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去细细地品味这些充满爱的诗文,再联系实际想一想,我们应该怎样献出爱心。
二、教材目标:
1、会认58个生字,会写33个字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,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;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、认清字形、了解意思,正确书写,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指定的课文和片段,体会奉献的幸福感。
3、懂得奉献爱心,乐于助人。
三、教学重难点:
1、朗读感悟时,可把重点放在“感”上,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有所感触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指定的课文和片段,体会奉献的幸福感。
3、懂得奉献爱心,乐于助人。
四、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:
1、本单元的4篇课文。前两篇文字十分优美,要让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。着重品味和积累课文中的词句。
2、后两篇课文较长.故事内容比较曲折,但也不能因此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的着力点。用繁琐的情节分析去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。
3、无论是前两篇课文还是后两篇课文.教学中都要突出朗读,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触、有所感动、有所感想,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索养和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。
5 泉 水
教学目标:
1、借助语境,自主识记“哦”等8个生字,会写“瓦”等9个字。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“灿烂”、“瓦罐”、“清脆”等词的意思。
2、学生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通过层层朗读认识泉水“多、清、甜、美”的特点,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。
3、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,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,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和运用语言的习惯。
教学重点:识记8个生字,会写9个字,在朗读想象中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。
教学难点:品析词句,感悟泉水的快乐和无私。
教学时间:2课时
教学过程 授课时间: 月 日
第 一 课 时
二次备课
一、歌曲导入。师生随着音乐磁带共唱《泉水丁冬》。
师: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!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?(板书课题)
二、感知
1、学生听课文录音带(或师范读),思考:泉水从哪里来?最后又到哪里去了?
2、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,注意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。
三、交流
1、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。注意“哦”和“我”读音的不同;“脆”是平舌音。
2、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,做到读音正确,不丢字、不添字、不唱读。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,反复多读几遍。
3、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,互相评价打等级。
四、朗读
1、细读课文,思考:泉水流过哪些地方?一路上遇到了谁?
2、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,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,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。
“来吧,来吧!我的水很多很多,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。”
“照吧,照吧!我的水很清很清,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。”
(重点读出泉水自豪、欢快的语气,突出“多”“清”的特点。)
3、范读——仿读——指名读——分组读——齐读——竞赛读。
五、背诵
1、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1——3自然段。(看图背诵、想情节背诵、看板书背诵)
2、练习背——指名背——分组竞赛背。
六、写字
学习“瓦、泉、然、结、塔”
1、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,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,重点强调“塔”字右下是“合”,中间的短横不能少;“泉”字下边是“水”,竖钩右边是两笔,不要合成一笔。
2、开展“小小书法家”擂台赛,师生共同评选。
评教师: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。
学生互评:学生田字格中的字,互相评价。
3、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,直到自己满意为止。
授课时间: 月 日
第 二 课 时
二次备课
一、读文
学习4——7自然段。
1、运用上节课的方法,学生练习读泉水的话,体会它自豪、欢快的心情。
“喝吧,喝吧!我的水很甜很甜,喝饱了,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。”
“唱吧,唱吧!我的琴声很美很美,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。”
2、师生合作采用引读、分角色读、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读文。
3、回读全文,交流:你觉得泉水怎么样?喜欢它吗?自愿展示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。
二、想象
1、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哪里?一路上它还会看到什么?为大家做些什么?
2、补充说句子:
泉水流到 ,它看见了 ,泉水说:“ ”
三、积累
读课文,自愿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,还可以仿照写几个词语或句子。
四、写字
学写“股、脆、杜鹃”四个字,把重点放在总结“月”字作“旁”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。可以结合第四课的“骨”字,将“骨、鹃、股、脆”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,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:月字在旁撇不变,月字在下撇变竖。 另外“脆”字右下的“ ”,不要写成“巳”。
板书设计:
5 泉水
山腰 姐姐 多
平地 杜鹃花 清
果园 果树 甜
山谷 画眉鸟 美
教学反思:
6 雷锋叔叔,你在哪里
教学目标:
1、会正确认读12个生字,重点注意后鼻音:锋、曾、泞、荆、莹;会写12个生字,重点指导“冒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