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Word模板 > 中考 > 

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-答案.docx

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-答案.docx

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-答案.docx

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-答案.docx

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-答案.docx

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、选择题(本题有5小题,每小题4分,共20分。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,不选、多选、错选均不给分) 1.【解答】解:硫化汞中Hg的化合价为+2,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,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,可得:(+2)+x=0,则x=﹣2价。 故选:B。 2.【解答】解: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,火焰重新变旺,是因为增大了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,能使木材充分燃烧。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,不能降低木材的着火点。 故选:C。 3.【解答】解:我国古代用火法炼硫,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S2FeS+S,该反应符合“一变多”的形式,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,属于分解反应。 故选:B。 4.【解答】解:两只燃烧匙里装有相同质量的镁粉与锌粉,分别在空气中加热燃烧,根据燃烧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,说明镁与锌具有不同的金属活动性。 故选:D。 5.【解答】解:A、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,具有酸性,与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无关,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与氯离子有关,故选项说法错误。 B、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,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,与具有酸性无关,故选项说法错误。 C、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,与具有碱性无关,具有碱性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,故选项说法错误。 D、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,具有碱性,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,故选项说法正确。 故选:D。 二、填空题(本题有7小题,每空2分,共12分) 6.【解答】解:(1)千金藤素是一种白色固体,难溶于水,描述的是颜色、状态、溶解性,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,属于物理性质。 (2)千金藤素中碳、氢、氮、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(12×37):(1×38):(14×2):(16×6)=222:19:14:48,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,则表示碳元素的是①。 故答案为: (1)白色固体(或难溶于水); (2)①。 7.【解答】解:(1)1897年,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,得出了原子可以继续再分的结论; (2)道尔顿原子论中“复杂原子”——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,即为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,按现在物质的组成分类,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; (3)A、1升氢气和1升氯气化合成2升氯化氢气体,在同温同压下,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(包括“复杂原子”),(由于在当时还没有提出分子概念)则每一个氯化氢“原子”(在此实为分子,而道尔顿称它为“复杂原子”)中就应只含有半个氯“原子”和半个氢“原子”,即“半个原子”,故正确; B、2升氢气和1升氧气化合成2升水蒸气,则每一个水“原子”中就应只含有半个氧“原子”和一个氢“原子”,即“半个原子”,故正确; C、木炭与1升氧气化合成1升二氧化碳,则每一个二氧化碳“原子”中就应只含有一个氧“原子”,故错误; D、木炭与1升二氧化碳化合成2升一氧化碳,则每一个一氧化碳“原子”中就应只含有半个二氧化碳“原子”,即“半个原子”,故正确; E、硫与1升氢气化合成1升硫化氢气体,则每一个氯化氢“原子”中就应只含有一个氢“原子”,故错误。 故答案为:(1)电子; (2)化合物; (3)ABD。 8.【解答】解: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,设10%的蔗糖溶液密度为ρ1,5%的蔗糖溶液密度为ρ2,5%溶液体积为x,则有50mL×ρ1×10%=x×ρ2×5%,由于稀释后溶液密度变小,即ρ1>ρ2,故x>100mL,稀释后的蔗糖溶液密度减小,蔗糖分子间间隔增大,溶液是均一的,故蔗糖分子均匀分布,故稀释后的蔗糖溶液模型如下:。 故答案为:。 三、实验探究题(本题有1个小题,共9分) 9.【解答】解:(1)用气密性良好的注射器,获取V1毫升教室内空气的具体操作是在教室外,将注射器活塞推到底,将注射器拿到教室,再拉动活塞至刻度为V1毫升处并密封。 (2)用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的空气,通过导管缓缓地全部推入量筒,与量筒内足量的V2毫升一氧化氮气体混合,待充分反应后,读出量筒中剩余气体体积为V3毫升。则一共消耗一氧化氮和氧气体积为V1+V2﹣V3;由题干信息:同温同压下,在氢氧化钠溶液参与下,4体积一氧化氮与3体积氧气恰好完全反应,且产物能完全被溶液吸收,故氧气体积为(V1+V2﹣V3);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×100%=×100%; (3)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,空气阻力是次要因素(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)。 故答案为:(1)在教室外,将注射器活塞推到底,将注射器拿到教室,再拉动活塞至刻度为V1毫升处并密封; (2)×100%; (3)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,空气阻力是次要因素(合理即可)。 四、解答题(本题有2小题,共15分) 10.【解答】解:(1)启动时,镁粉(Mg)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(MgO)。其化学方程式为2Mg+O22MgO; (2)产氧药块反应会产生极少量有毒的氯气,由甲图可知,产氧药块产生的氧气和氯气,通过试剂X,氯气被吸收,氧气排出,故推测图甲中试剂X能吸收氯气,但不吸收氧气; (3)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氧气,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2NaCl+3O2↑;根据质量守恒定律,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,生成气体的质量即为固体减少的质量,由图乙可知,m﹣d=a,即m=a+d;m﹣c=b,即m=b+c;a+d=b+c;故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关系式有a+d=b+c、m=a+d、m=b+c。 故答案为: (1)2Mg+O22MgO; (2)吸收氯气,但不吸收氧气; (3)a+d=b+c或m=a+d或m=b+c。 11.【解答】解:(1)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越大,越易挥发;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,说明反应放热,温度升高,加快盐酸挥发,反应速度越快,消耗的盐酸越多。上述结果引起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快速减小,故反应快速变慢。 (2)解:参加反应的稀盐酸溶质质量:m=400克×7.3%×82.5%=24.09克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2HCl+CaCO3═CaCl2+H2O+CO2↑ 73 44 24.09克 x = 解得:x=14.52克 V==7.26升 答:可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7.26升。 (3)选B,由图像可知,B前10分钟反应快慢适中,盐酸利用率较高,每分钟产生二氧化碳体积大于1升,能满足十分钟内收集10升二氧化碳。 故答案为: (1)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越大,越易挥发;温度升高,加快盐酸挥发;反应速度越快,消耗的盐酸越多;上述结果引起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快速减小,故反应快速变慢; (2)7.26升; (3)选B,前10分钟反应快慢适中,盐酸利用率较高,能满足收集10升二氧化碳。 声明: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,未经书面同意,不得复制发布日期:2022/10/6 14:37:02;用户:雪儿;邮箱:orFmNtyAc-UgCbZvklZkSLUcMTVY@;学号:37342623
开通VIP
收藏
+ 收藏PPT吧
节省您50%的设计时间

更新时间:2022-12-12 10:50:48

类       别:中考

文件类型:docx

软件:Word

大小:30.84KB

页数:4

提供者:用户投稿

1、扫码登陆后,点击开通VIP后即可下载文档。

2、本文档由用户上传,版权归上传用户所有,PPT吧仅提供文档存储空间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客服处理。


上一篇: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-答案.doc
下一篇: 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.docx
×
快速登录 急速下载

用户协议

注意:QQ和微信账号不互通,推荐使用微信登录。


联系
客服
点击咨询
在线时间:9:30-21:00

开通
VIP

回到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