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Word模板 > 四年级 > 

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.docx

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.docx

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.docx

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.docx

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.docx

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.docx

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.docx

试读结束,还剩6页未读,开通VIP下载查阅。
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〔四年级数学〕上册所学的内容较多,大家在整理思路时可能不是很方便。我为大家整理归纳了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学问点及〔学习〔方法〕〕,盼望能对大家有关心。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学问点 一、升和毫升 【认识容量和升】 1、 认识容量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,就是它的容量 为了精确测量或计算容器的容量,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:升或毫升。 2、 认识容量单位“升” 计量水、油、饮料等液体的多少,通常用升作单位,常用符号“L”表示。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1升 计量固体体积不能用升作单位 3、 感知对1升的认识 1升水大约能倒满4个纸杯,3升水能倒满4个大碗,1个大碗大约能装3/4升水 1升水正好能装满棱长为1分米(dm)的正方体容器。 【认识毫升】 1、 认识容量单位“毫升”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,常用毫升作单位,常用符号“mL”表示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1毫升 1毫升大约只有十几滴水 2、 升与毫升的进率 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,即1升=1000毫升 3、 升与毫升的换算 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与其他单位的换算方法一样,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,乘进率;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,除以进率。 4、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: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;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;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,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;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;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,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,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,一锅水有5升,一汤勺水有10毫升。 5、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----5000毫升。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。 二、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】 1、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: ①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。 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,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,假如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,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。 ③除到被除数的第几位,商就写在这一位上。 ④留意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。 2、试商时,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若除数看大,则初商可能偏小; 若除数看小,则初商可能偏大。 例: ① 362÷43,将43看作(40)来试商,此时初商可能(偏大); ② 362÷48,将48看作(50)来试商,此时初商可能(偏小)。 ③ ()53÷56,若商是一位数,()里可以填(5,4,3,2,1),最大是(5); 若商是两位数,()里可以填(6,7,8,9),最小是(6)。 ④ 439÷()4,若商是一位数,()里可以填(4,5,6,7,8,9),最小是(4); 若商是两位数,()里可以填(3,2,1),最大填(3)。 3、被除数÷除数=商……余数 则 被除数=商×除数+余数 除数=(被除数-余数)÷商 商=(被除数-余数)÷除数 例:一个数是786,除以某个数商是24,余数是18,求除数是多少? 解:(786-18)÷24 =768÷24 =32 4、余数要比除数小:最小的余数是1;最大的余数=除数- 1。 例:( )÷53=25······☆,☆最小是 1,最大是52。所以这道算式中, 最小的被除数=25×53+1 =1325+1 =1326 最大的被除数=25×53+52 =1325+52 =1377 【商不变的规律】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(0除外),商不变,若有余数,则不完全商不变,余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。 如: 14÷3=4……2 (同时乘以10) 140÷30=4……20 100÷30=3……10(同时除以10)10÷3=3……1 15÷4=3……3 (同时乘以3) 45÷12=3……9 88÷24=3……16 (同时除以4) 22÷6=3……4 问:乘或除以的这个数为什么不能是0? 答:乘0或除以0,都会出现除数是0,这样的算式没有意义。 【连除实际问题】 例:阅览室有两个书架,每个书架有4层,一共放了224本书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? 方法一:224÷2÷4 方法二:224÷(2×4) 这样的问题从条件想起比较简单找到先求什么,再求什么;可以依据数量关系列综合算式解答;可以用“把得数代入原题法”或“另解法”检验。 【简洁的周期】 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。 1、按周期排列的物体总是一组一组出现的,至少观看两组物体才能发觉规律。 2、用排一排、画一画、圈一圈的方法能很快发觉规律。 3、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。 三、观看物体 1、从不同方向观看统一物体,看到的样子可能是不同的。 2、分辨从不同方向观看物体得到的图形 首先观看物体的样子和特点,然后以观看者的角度想一想是在物体的哪个方向看到的,把观看到的图形和题中的图形对比,得到正确的答案 3、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,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,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。 4、我们通常观看物体的前面、右面和上面。 四、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、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? 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,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。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晰地看出统计的结果。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:能直观、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。 2、分段整理数据 有时统计要分段整理数据,数据分段时,要留意每段之间要“连续”,整理数据要按肯定的顺序,做到数据不遗漏、不重复,还要留意检查统计表里的合计数。 3、平均数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,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状况,它介于这组数据最多的和最少的数之间。 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两种:一种是移多补少(取长补短); 一种是先合再分,即用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。 平均数=总数÷总份数(人数); 总数=平均数×总份数 4、运动与身体改变:通常状况下,〔体育运动〕都会引起脉搏的加快,而不同运动量所引起的脉搏加快的程度也不一样。 五、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列表、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。 解决问题的步骤: 理解题意(整理条件);2.分析数量关系;3.列式解答;4.检验〔反思〕。 分析数量关系:可以从条件想起,看依据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;也可以从问题想起,看要求题目中的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。 六、可能性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。 推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,要先列举出整个事件中全部可能出现的结果,再依据列举出的结果进行推断。 七、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: 1.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,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,要根据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。 2.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,既有乘、除法,又有加、减法,要先算乘、除法,再算加、减法。 3.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,要先算括号里面的,再算括号外的。 4.在一个算式里,既有小括号,又有中括号,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,再算中括号里面的。 八、垂线与平行线 1、线段、射线和直线的区分 名称 端点个数 延长状况 长度 线段 两个 不能向两端延长 可以测量 射线 一个 只能向一端无限延长 无法测量 直线 无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无法测量 2、两点之间线段最短。 3、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。 4、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。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。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。 角通常用符号“∠”来表示,上图的角记作∠1,读作角一 5、认识量角器 (1)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是量角器,量角器的中心有一个点叫做中心点。量角器上180°的刻度线与90°的刻度线相交的点是量角器的中心,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和两圈刻度。 量角器里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刻度叫做外圈刻度; 量角器里按逆时针方向表示的刻度叫做内圈刻度。 (2)角的计量单位是和表示符号:把半圆分成180等份,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。“度”是计量角的单位,用符号“°”表示,如1度记作1°,“°”要写在数字的右上角。 量角器是半圆形的。把这个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,每一份所对的角是1°。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分别是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排列的。 6、用量角器量角 “三个重合、一个留意” (1)点点重合: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(2)线边重合: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(3)线边重合:刻度线与另一条边重合,即读出几度 留意点:内圈刻度线与外圈刻度线不能混合使用 7、角的分类 直角=90度 平角=180度 周角=360度 1平角=2直角 1周角=2平角=4直角 锐角小于90度 钝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常见推断题: ① 大于90°的角叫做钝角 ( × ) 解析: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 ② 平角就是一条直线( × ) 解析:平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,只不过这两条射线的方向刚好相反。 ③ 周角就是一条射线( × ) 解析:周角的两条射线重合,但不是一条射线。 8、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,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,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,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垂足。 9、点到直线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,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。 10、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,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,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。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: 9、一副三角尺的度数分别是:30度、60度、90度和45度、45度、90度。 用一副三角尺还能画出15度(60-45或45-30)、75度(45+30)、105度(60+45)、120度(90+30)、135度(90+45)和150度(90+60)的角。 10、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可以画很多条,长度都相等。 11、风筝线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度数越大,风筝飞得越高。 12、丹顶鹤结队飞行时通常排成“人”字形,角度一般保持在110度左右。 13、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不同,物体滚的距离也不同。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学习方法 1、抓住课堂。数学学习重在平日功夫,不适于突击复习。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0分钟,听讲要聚精会神,思维紧跟老师。同时要说明一点,很多同学简单忽视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、数学方法,而注重题目的解答,其实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。 2、〔总结〕比较,理清思绪。 (1)学问点的总结比较。每学完一个单元都应将本章内容做以整理或在脑中过一遍,理顺出它们的关系。对于相像易混淆的学问点应分项归纳比较,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。 (2)题目的总结比较。同学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。我就有两此题集。一本是错题,一本是精题。对于平常作业,考试出现的错题,有选择地记下来,并用红笔在一侧批注留意事项,考试前只需翻看红笔写的内容即可。我还把见到的一些极其奇妙或难度高的题记下来,也用红笔批注此题所用方法和思想。时间长了,自己就可总结出一些类型的解题规律,也用红笔记下这些规律。最终它们会成为你珍贵的财宝,对你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关心。 3、勤思索,多提问。首先对于老师给出的概念、规律,不仅要知“其然”还要“知其所以然”,做到刨根问底,这便是理解的最正确途径。其次,学习任何学科都应抱着怀疑的看法,尤其是数学。对于老师的讲解,课本的内容,有疑问应尽管提出,与老师商量。总之,思索、提问是去除学习隐患的最正确途径。 4、高质量完成作业。所谓高质量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。写作业时,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,这时就要有意识的考查速度和精确率,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索,诸如它考查的内容,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,解题的规律、技巧等。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索题,也要仔细完成。假如不会决不能轻易放弃,要发扬“钉子”精神,一有空就静心思索,灵感总是突然来到你身边的。最重要的是,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。胜利会带来自信,而自信对于学习数学十分重要;即使失败,这道题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。 5,课外练习。孔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”。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稳固数学的重要环节。我很留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。精度就是精确度,用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,力求一次性精确,而一旦有了错,要准时改正。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留意力集中,有紧迫感。我常常是这样做的,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,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,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。考试时,就不会紧急,也不会顾此失彼了。 6,仔细听老师讲课。这是我取得好成果的主要缘由。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,聚精会神,跟着老师的思路走,不能开小差,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。其次要用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,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,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,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。听讲时还要留意记笔记。一次老师讲了一个高难度的几何题,我一时没有听懂,多亏我记下了这道题以及解法,回家后认真琢磨,最终理解透了,以至在一次竞赛中我轻而易举地解出了类似的一道题,获得了珍贵的10分。上课还要主动举手发言,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!①可以稳固当堂学到的学问。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。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。真是一举三得。总之,听讲要做到手到、口到、眼到、耳到、心到。 7,复习、预习。对数学的复习,预习我定在每天晚上,在完成当天作业后,我将第二天要学的新学问简要地看一看,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。睡觉时躺在床上,脑海里再像看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“看”一遍,假如有什么疑难,我马上爬起来看书,直到搞懂为止。每个星期天我还作一星期功课的小结复习、预习。这样对学数学有好处,并把握得坚固,就不会遗忘了。 8,提高。在完成作业和预习、复习之后,我就做一些爬坡题。做这类题,尽可能自己独立思索,努力找出隐藏的条件,这是解题的关键。假如实在想不出来就需要看一看参考书,以及请教师长和同学。总之,要做到多看、多做、多问、虚心、勤奋,保持主动向上的精神这才是关键的关键。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打算 本册复习的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:平移、旋转和轴对称、认识多位数、三位数乘两位数、用计算器计算、解决问题的策略、运算律、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和梯形、确定位置、整理和复习等内容。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: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、关注学生的已有〔阅历〕与生活体验、表达学问的形成过程、鼓舞算法多样化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,表达开放性、敏捷性的〔教学方法〕等特点。教材努力表达新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,具有创新、有用、开放的特点。本教材既留意表达〔教育〕新理念,又留意继承传统的数学教育内涵,使我们的试验教材具有基础性、丰富性和进展性。 在数与计算方面:这一册教材支配了认识多位数,三位数乘两位数,用计算器计算和运算律。本册这些学问的学习,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沟通,把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,进一步进展数感;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,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学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,为学生形成科学、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;并为进一步学习小数、分数及小数、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。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:这一册教材支配了平移、旋转和轴对称、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和确定位置三个单元,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。在解决问题方面:一方面在现实情景中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,运用把握的学问或规律解决问题。另一方面能发觉并提出简洁的数学问题,能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,能有效地与同伴合作,在教师的指导下,进一步提高数学表达水平,进一步学习反思评价,感受数学的魅力。 本册教材依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学问和生活阅历,支配了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──“★多边形的内角和”、“一亿有多大”和“数字与信息”,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调查了解活动,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,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,感受用数学的愉悦,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。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学问点相关〔文章〕: ★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学问点汇总 ★ 苏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各单元学问点汇总 ★ 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练习题与运算定律练习题 ★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★ 做四年级数学题的考点与备考方法 ★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打算范文3篇 ★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打算 ★ 四年级数学下册手抄报大全 ★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★ 四年级语文上册词语大全苏教版
开通VIP
收藏
+ 收藏PPT吧
节省您50%的设计时间

更新时间:2022-10-21 14:45:09

类       别:四年级

文件类型:docx

软件:Word

大小:21KB

页数:12

提供者:用户投稿

1、扫码登陆后,点击开通VIP后即可下载文档。

2、本文档由用户上传,版权归上传用户所有,PPT吧仅提供文档存储空间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客服处理。


上一篇: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.docx
下一篇: 英语join in 四年级下学期单元知识点总结.doc
×
快速登录 急速下载

用户协议

注意:QQ和微信账号不互通,推荐使用微信登录。


联系
客服
点击咨询
在线时间:9:30-21:00

开通
VIP

回到
顶部